【編者按:2017年,由新浪財經和新浪科技主辦的《中國頂級投資人排行榜》評選活動,受到業界廣泛好評。2018年,該項評選活動將在創新中延展。在2018年活動正式啟動之前,新浪科技將對《中國頂級投資人排行榜》TOP50投資人或者其所在投資機構進行系列報道。或專訪,或復盤。關注投資人的獨特性格與投資邏輯,關注投資機構的發展歷程和投資偏好,以期管中窺豹。】
新浪科技 王上
最近,朱嘯虎因為"歧視60后創業者"再一次上了熱搜,他這行為的背后,是年輕創業者給他所帶來的自信與驕傲。滴滴、餓了么、映客、ofo……是這些由年輕人創建的獨角獸項目讓朱嘯虎以及他所執掌的金沙江創投聲名鵲起。
實際上,從數字上看,金沙江創投每年所投的項目并不多,每年最多20幾個。瞄準了再出手,而不是拿著機關槍亂掃,有些像“狙擊手”,金沙江創投這種打法必有遺漏,但幸運的是,命中率相對比較高。
細數金沙江創投的投資史,一路走來,這家投資機構遵循著自己的投資邏輯,有所為,有所不為,也因此曾有錯過和失敗。作為一家正在成長中的投資機構,一切才剛剛開始。
裂變:前世今生
金沙江創投創業于2004年,發展至今經歷了一些變故,但這個品牌一直在持續,并且迸發出全新的活力。目前,金沙江創投管理著約20億美元的資產,包括美元和人民幣基金。在硅谷、北京和新加坡均設立了辦事處。
作為一支有13年歷史的基金,發生在金沙江創投故事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國風險投資的發展脈絡。
目前,以金沙江命名的投資機構現在有三家:金沙江創投 、金沙江資本、金沙江聯合。三家有一些歷史淵源,但是,現在均為獨立品牌,且在股權上三家也已經沒有任何關系。
而我們所熟知的金沙江創投,說起來,這是一個曾經的實習生對大Boss的逆襲故事。
2003年左右,伍伸俊和林仁俊一起籌備創辦金沙江創投,當時潘曉峰也作為創始合伙人一起參與進來。丁健是在2003年從亞信卸任CEO,然后被林仁俊拉著轉身投行,加入金沙江創投擔任合伙人。
2007年,朱嘯虎結束自己8年的創業生涯,受到伍伸俊邀請加入金沙江創投,擔任合伙人。朱嘯虎和伍伸俊很早就認識,并保持著聯系。兩人初識于1997年,還在復旦讀研究生的朱嘯虎去北電網絡實習,認識了在那里當高管的伍伸俊。
在朱嘯虎加入后,金沙江創投一度發展到5位董事總經理和多位合伙人。5位董事總經理分別是:伍伸俊、林仁俊、丁健、潘曉峰和朱嘯虎。
2016年6月底,金沙江品牌一分為三。
2016年,伍伸俊離開金沙江創投,創立金沙江資本(背后是北京世紀金沙江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沙江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幾乎在2016年同一時間,潘曉峰離開金沙江創投,創立金沙江聯合(背后為北京金沙江聯合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金沙江聯合創業投資企業)。
而現在的金沙江創投也為2016年重新注冊,背后公司是北京金沙江朝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法人是朱嘯虎。
這三家名字及其相似,但已經毫無關聯,他們的投資階段和關注的領域以及所做的事情也完全不同。朱嘯虎也多次發聲明指出,“金沙江創投、金沙江聯合、金沙江資本完全沒有任何關系,我們金沙江創投不對金沙江聯合以及金沙江資本的任何投資行為及項目背書。”

現在的金沙江創投有4位董事總經理,朱嘯虎、丁健和林仁俊以及葉淑芬,其中,葉淑芬不負責具體投資業務,而負責投資者關系和財務,朱嘯虎、丁健和林仁俊是此前老金沙江創投保留下來的,朱嘯虎排在了金沙江創投官網的第一位。
聚焦:主打消費相關和技術企業 偏愛A輪
在伍伸俊時代,金沙江創投關注半導體,新材料和無線互聯網技術公司的投資。
而現在的金沙江創投則專注于投資高新技術初創企業。從數據統計可以看出,金沙江創投入手數目排名靠前的有企業服務、硬件、電子商務以及本地生活。

從細分領域來看,在3位董事總經理中,作為金沙江創投的頂梁柱,朱嘯虎主要關注那些跟消費相關的行業,最近在關注新零售;而老將丁健風格比較謹慎,投資偏企業、偏原創技術領域;元老級的林仁俊目前也比較偏技術,但是他比較多的是從美國的一些成功模式去學習。
3個人關注點不同,性格也大不相同。作為投資人,此前,很少人給自己所投項目搖旗吶喊,朱嘯虎開了先河。今年,朱嘯虎還因為爭論摩拜和ofo誰的商業模式更好,跟馬化騰在朋友圈開懟。丁健認為,這就是朱嘯虎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而這也要有一定的積累和勇氣才能做到。
朱嘯虎也因此比較受創業者歡迎,被冠以“自帶風口的男人”、“獨角獸捕手”等多個標簽。今年,朱嘯虎也在新浪財經和新浪科技推出的《中國頂級投資人排行榜TOP50》之列,而這份榜單是首份由創業者所投出來的。
在朱嘯虎所投項目中,電商品類占一半,偏好交易類公司。在大的投資方向上,朱嘯虎總結出一些有跡可循的投資規律, 提出 “3S原則”:Significant(大市場,市場要足夠大)、Scalable(可擴張,容易擴張)、Sustainable(可防御)。滴滴、餓了么、小紅書以及映客都是這種理念下的勝利果實。
從投資輪次來看,作為一家早期投資機構,金沙江創投偏愛投資A輪,根據不完全統計,金沙江創投歷史投資約為180個項目,其中A輪占比56%。滴滴和映客等都只投了A輪。

打法:狙擊手般速戰速決 后續燒錢難預測
金沙江創投的3位董事總經理都有過創業經驗,用丁健的話說都是“見過錢”的。因此,團隊整體投資風格比較穩健,不符合金沙江創投的投資價值觀的不會投。
縱觀金沙江創投錯過的優秀項目,有的是不符合金沙江創投的要求,比如陌陌;有的是看不懂模式,比如今日頭條和大疆。
但一旦瞄準了速度非常快,速戰速決。拿投資滴滴來說,金沙江創投半個小時就搞定了,而在此之前,滴滴遭到了20多家VC的拒絕。

看準了就毫無猶豫地出手,不惜重金砸錢。從數據來看,金沙江創投所投項目金額普遍較大,單個項目融資額在千萬人民幣級別的最多。丁健認為該燒錢就燒,朱嘯虎也鼓勵創業者們盡快把A輪的錢花掉。他經常說,A輪的錢就是拿來花的,就是試驗商業模式是否成立。
實際上,關于項目燒錢不燒錢,在進入時投資方的判斷也未必準確。ofo也是比較燒錢,而朱嘯虎表示,“投ofo的時候沒覺得它這么燒錢”,并聲稱今年“不再投燒錢的項目”。但最近,朱嘯虎對這個說法有了修正,并重新解釋了對燒錢的理解。在他看來,如果需要靠補貼才能起來的需求,基本上都是偽需求。并且,朱嘯虎指出,他投資的企業最初都是不少錢的,但后期競爭促使燒錢。他拿滴滴、ofo舉例,他們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不補貼的,另外,他認為,像映客、狼人殺也是,開始都沒花多少錢,后面一直是靠他們自己的利潤滾起來的。
過去,金沙江創投投資的最燒錢的項目就是拉手,朱嘯虎也曾頻繁為拉手站臺。隨后在百團大戰中,燒錢越來越多的拉手沒能拼過美團,無奈離場,低價賣給了宏圖。拉手也成了朱嘯虎投資的"黑歷史",是他最失望的項目,也因此低調了一段時間。
但是,金沙江創投團隊并沒有把拉手的失敗歸結為“燒錢”,朱嘯虎把拉手的失敗主要原因歸結為創始團隊沒跟上,駕馭不住項目。丁健也認為,投拉手這個賽道是對的,但是公司失敗了。
從此前的退出案例來看,金沙江創投大部分項目是依靠并購退出。而對于ofo,大多數投資人還是希望能和摩拜并購。朱嘯虎也曾明確說兩者“合并才能盈利”,但他的答案在不同場合三番兩次地更改,可見目前包括金沙江創投在內的投資方都在博弈中。
朱嘯虎很直接,在他看來,對于“誰合并誰并不關心”,因為“這對資本市場并不重要”。或許,對金沙江創投來說,重要的事莫過于圍獵新的獨角獸,以及等待過往明星項目的收割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