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墻板營收同比增長33.38%、柜類同比增長27.77%,夢天這組數據的公布,讓外界看到了門墻柜一體化的成功可能性。
這種業態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潮流,趁勢而起的主角分兩種:
一種以木門業務為原點,切入墻板、柜類定制賽道,代表性企業如夢天家居;另一股力量來自定制家居,從柜類跨界木門,順帶在套餐里植入墻板,比如歐派、志邦等。
形勢很明朗,想辦法打開門墻柜一體化的增長通道,已成為多位家居實力派的戰略選擇。其中,夢天是非常積極的角色,動手早,戰略決心大,投入力度強,從2021年財報來看,墻板與柜類兩大業務開局漂亮,門墻柜一體化跑出了上升曲線。
對于企業來講,門墻柜一體化還有多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成長性究竟有多大?是否值得企業視為新的戰略項目,進而全力以赴?
(圖片來源:大材研究,侵刪)
門墻柜一體化的市場空間有多大?
身經百戰的產業逐鹿者們,沒有誰會倉促選擇一條新賽道。
敢于全力以赴的前提,無疑對賽道的寬度與長度、對產業的前景與市場空間的大小進行了縝密的論證,進而才有了一系列戰略部署。
無論是夢天家居對墻、柜新品類的發力,還是歐派、志邦對木門業務的重視,根本內驅力來自于門墻柜一體化的巨大潛力可挖,以及企業自身能力的主動延伸,走出舒適區,征戰大未來。
對于門墻柜一體化的市場空間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測算。先看門、墻、柜三大品類的市場總量,這方面已有可參考的數據。
以木門為例,據《中國木門行業發展白皮書》的數據,2021到2022年,木門行業銷售收入預計為1950.9億元、2102.2億元;來自多個渠道的測算均認為,整體規模超2000億。
柜類定制的舞臺更加廣闊,據海通證券測算,僅定制櫥柜、定制衣柜兩大品類,2021年總量已超4000億。加上陽臺柜、鞋柜、書柜、電視柜等產品,我們認為總量破5000億。
加之柜類市場滲透率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比如櫥柜目前的滲透率約70%,衣柜約40%,其他柜類的滲透率還比較低,未來的成長性值得期待,這就給更多定制品牌提供了施展舞臺。
同時,部分頭部定制品牌保持了20%以上的高增長,一定程度上表明,擁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做柜類定制,成功率很高。
即使跨界而來的品牌,機會依然很大。以夢天為例,從木門切入柜類,經過幾年積累,2021年營收已逼近3億,以該品牌的能量,有機會邁進該品類的10億俱樂部。
墻板主要用于一體化全屋墻面、電視背景墻、沙發背景墻、臥室背景墻等,其市場規模大概在千億左右。就應用范圍而言,目前還處于成長期。
綜上所述,無論是木門單品類,還是柜類定制、墻板兩大行業,都擁有極其廣闊的市場景。即使聚焦兩個品類有所作為,也能助推公司登上更高的平臺。
接著看門墻柜一體化這種融合業態的市場接受度有多高?
理論上講,它至少能帶來兩種新的市場表現,一是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增加客單值;二是帶動單品類的增長。
門墻柜一站式配齊的客戶比例有多少,客單值有多大,消費總量又是多少?目前尚缺乏詳細數據。
但從夢天的木門、墻板、柜類定制三大業務的營收規模與增速可以看出,門墻柜一體化銷售的占比出現了明顯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夢天家居旗下已有眾多木門專賣店升級為木作旗艦店,以客、餐、臥、書房等家居空間為主體實現場景化展示,一站式配齊門墻柜。而且經銷商表現出了較大的熱情,可見門墻柜一體化的做法贏得了渠道認可。
結合整裝大家居、櫥衣木等融合業態的市場表現,從側面可感受到門墻柜一體化的前景,比如歐派整裝大家居運營第4年,10個月業績突破20億,年度接單業績同比增長超90%。志邦家居2021年財報里提到,床、沙發、定制窗簾等配套增速迅猛。
更重要的是,一站式家居消費需求的釋放,整家消費需求被激活,構成了門墻柜一體化實現快速發展的基礎。
這種消費需求的背后,體現的是門墻柜一體化的價值,通過三大品類的整體設計,有利于營造更高顏值、風格統一,并且符合審美期望的家居空間,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使用體驗,都達到更高的水平。
再者,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講,木門與柜類定制都是標配,也有部分家庭會購買墻板做裝飾,一站式購齊服務帶來了省心省力的收益。
越來越多的買家,愿意通過一線品牌商家配齊所需產品。
據人民智庫的調查顯示,多數公眾認為新型消費環境下,能夠選擇適合自己最有性價比、獲得有質量保障、使用與享受方便快捷的新產品和服務。這種消費變化,正是門墻柜等融合業態模式的消費土壤。
(圖片來源:大材研究,侵刪)
如何最大可能搶占新機會?
我們必須認識到,門墻柜一體化融合業態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大品類跨界,帶來的挑戰不容小視,對設計、研發、生產、送貨與安裝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應的,組織建設、供應鏈、渠道結構、銷售方式、服務能力等,任何一個環節無法跟上節奏,都會影響門墻柜一體化的結果。
具體來講,門墻柜一體化業務的成功落地,至少要創造三大條件。
條件一:在柜類定制或者木門領域,企業必須建立起足夠強的單品類實力,才有資本支持三大品類的一體化。
跑通門墻柜一體化模式,一般要經過兩步,一是至少構建雙引擎的品類結構,比如木門與柜類定制的強強組合。主業如果不夠強大,根本無力支撐新品類的崛起。
二是門墻柜的一體化,對資金、團隊、渠道、終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都遠超單品類。歸結到一個關鍵詞,就是需要源源不斷的資源投入。資源從何而來?自然離不開造血功能強大的優勢業務。
條件二:工廠需要建立獨立的生產線,支持門、墻、柜三大品類的研發與生產,保障高品質的交付。
一般來講,只有依靠全自制,才能做到三類產品研發的套系化、系列化,并實現生產協同,幾年前,夢天投建定制生產線的做法,就是鮮明的例證。也有企業傾向于整合第三方供應鏈,這種做法也可能帶動業績增長,但并非長遠之計。
條件三:從單品類到門墻柜一體化的經銷商能力升級,這是踢開市場的臨門一腳,至關重要。
具體做法既涉及終端的改造,也包括團隊的調整。終端走向家居空間的場景化展示,跳出單品銷售的模式。
團隊方面,培養套餐式、方案式的銷售團隊與設計師,有能力把門墻柜的整體方案賣給客戶;同時配備柜類安裝師,確保最終的呈現交付服務。
以夢天家居為例,正賦能經銷商培養深化設計師、安裝工程師、木作美容師三類團隊,保障門墻柜的高質量交付與服務。
僅解決上述三類問題,只能確保門墻柜一體化業務能夠落地,但要想實現高增長、擴大規模,還需要采取更多措施。
一種建議是,將門、墻、柜三大品類獨立孵化,力爭將每個品類都培育成支柱業務,那么,一體化的實現將水到渠成。
客觀來講,門墻柜三大品類,只要有兩條線做得非常好,不僅整個公司的實力將上升到新段位,而且有助于一體化融合業態的提速。
就具體企業來看,夢天已給出了新品類并駕齊驅的成績單,2021年柜類營收約2.55億元,墻板約1.92億元,而木門約9.61億元,有可能同時做強三條業務線,最終實現單品類與一體化的共贏。
值得重視的是,能否培育起上千家門墻柜一體化的經銷商,并且助力有意向的單品類經銷商實現轉型,掌握新業態所需的經營能力,將決定這種模式的推進速度與成果大小。
結合轉型成功者的案例,多品類融合業態的經銷商數量正大幅度增長,成功突破了傳統的模式,無論是客單價的提高,還是規模的擴大,都有大幅改變。
走好上述這幾步,才能更有信心登上數千億級別的門墻柜一體化舞臺,廠商才可能做到長袖善舞,最大可能捕捉機會。